时间 费用 贷款 公司 万元 车辆 企业 银行 美国 中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十八大后11名“警虎”任上落马 ,中央反浪费规定更细了 | 时政周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8:01:00    

近日颁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公务用车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图为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纪委工作人员在对公车使用和停放情况进行检查。(视觉中国|供图)

近12年后,中央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下称“新条例”)进行修订。2025年5月18日,新华社发布了这一消息。

篇幅近万字的新条例完善了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公务用车、会议活动等规定,强化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责任落实,要求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将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

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看来,修订既是落实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精神,“也是对旧条例实施十多年来暴露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进行系统地总结,特别是过去实践中的一些教训。”

管到细节上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5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发布条例全文并配发评论文章《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强调要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汪玉凯观察到,为了拧紧螺栓,新条例的规定更加细致、针对性更强。比如,“会议活动”一章,新增“会议活动现场布置应当简朴,工作会议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公务用车”一章,“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养,严禁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也是新增表述。

从“背景板”到“内饰”,新条例都作出严格限定。“对错、好坏、应不应该,这些界限比过往更为清晰,也更容易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汪玉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新条例不仅更具操作性,也指向了阳奉阴违。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办公用房面积作出规定后,各地在整改超标办公用房时,一些地方要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么曲解中央精神,造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浪费。

有媒体披露过其中的具体做法,如把原来超标办公室中,领导放办公桌的部分严格按照规定,不超过规定面积数,而隔断另一部分,挂牌改成接待室、保管室、档案室、文印室、工勤人员办公室。这些办公室没有明确的标准限制。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中从一些机关单位得知,这些隔出空间虽然没明确归属领导使用,但普通工作人员不敢和领导“争用”,实际上成了领导的休息室或杂物间。

为解决这种新的形式主义问题,不少地市专门出台了关于办公用房使用管理的实施细则。

此次新条例吸收各地经验,新增规定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严禁超标准建设和豪华装修”,并要求“多出的办公用房面积公用,不得直接隔断封死,防止造成新的浪费”。

“严禁参与境外赌博”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新条例对境外出行相关规定也有显著增加。

在“国内差旅和因公临时出国(境)”方面,“加强计划管理和统筹把关”“严禁无实质内容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严格控制出访国家数、团组人数、在外停留天数”“不得组织开展一般性出国考察、日常调研、交流学习等活动”等均是新增表述。

汪玉凯在全国各地调研时发现,此前对领导干部出国管理较为宽松。许多地方钻空子,领导干部出国往往选择热门国家。这些出访目的地与工作相关性不强,“表面上是为了民生工作,实际上纯粹是观光考察”,“最终把出国变成了一种待遇”。

除了完善境外差旅规定,新条例还明确“严禁参与境外赌博”。值得注意的是,十八大以来,多名被查处的官员都在官方通报中被指出“参与境外赌博”,其中不乏中管干部。

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赖德荣就是赌场“常客”,2016年7月被开除党籍并降为科员,官方通报其“多次到境外赌博”。另一起案例是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原厅长张胜震,2021年7月被“双开”,通报中提到他“追求低级趣味,多次到澳门赌博”。

首次写进“严禁政绩工程”

新条例总则部分也有重要变化,备受关注的新增规定包括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近两年来,各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引发的舆情频出。2023年,山西省清徐县投资5.9亿元建设县城水系生态治理及城市停车场惠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当地将1193万元用于县政府办公大楼的仿古屋顶与外立面装修,并花费1305万元建设银色莲花雕塑、模拟椰子树等景观设施,这些与民生无关的支出,实为另类“形象工程”。

类似案例还包括,广西柳州两任落马的市委书记郑俊康、吴炜,均被指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捞取个人政治资本。

对此,2024年10月2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曾刊发题为《“政绩工程”留不下政绩》的评论称,“政绩工程”脱离实际,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败坏党和政府形象,政治危害极大。

针对这一问题,新条例在应追究“负有领导责任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的相关情形中,特别新增了一条——“政绩观错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公共资金、资产和资源损失浪费”。

在汪玉凯看来,新条例实施后,关键在于防止各地钻空子、搞变通式的打折扣执行,同时也要把握好平衡——既要严格遵守规定,又要调动官员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力,避免领导干部以“过紧日子”为名而不作为。

兰州榆中耗资9亿元建公园被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曝光。(图片来源:央视网截图)

反腐纪事

【叶寒冰落马,十八大以来公安系统已有11位中管干部被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5月21日消息,四川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叶寒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简历显示,叶寒冰生于1965年10月,是一名“老公安”,拥有近40年公安系统经历。其仕途起步于浙江省公安厅,历任办事员、科员、治安总队总队长。2004年,他到地方任职,先后担任湖州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温州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等职。

2012年,叶寒冰任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党委委员,2014年任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后兼任杭州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2018年1月,他跨省履新,赴川担任四川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7年后任上被查。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叶寒冰是十八大以来第十一位任上被查的公安系统中管干部。落马的前十个“警虎”依次是: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公安部原党委委员夏崇源、重庆市公安局原局长何挺、公安部原副部长孟宏伟、公安部原副部长孙力军、重庆市公安局原局长邓恢林、上海市公安局原局长龚道安、山西省公安厅原厅长刘新云、辽宁省公安厅原厅长王大伟。

【中央巡视组进驻后,云南至少已有34名干部被宣落马】

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刘海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已主动投案。公开简历显示,刘海芳现年70岁,已退休9年。

据南方周末记者统计,自2025年4月16日,中央第六巡视组正式进驻云南后,至少已有34名干部被查。

【山西焦煤集团有多人被查】

据山西省纪委监委5月23日消息: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王克军正接受山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目前,山西焦煤集团已有多人被查。2024年5月,山西焦煤集团原董事长武华太被查。2024年4月,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长王茂盛(正厅长级)被查,他曾于2019年1月接替武华太出任山西焦煤集团董事长。2025年5月,山西焦煤集团原总经济师杨世红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等问题被公开通报。

人事动向

【刘桂平任天津市委副书记】

《天津日报》2025年5月23日消息,刘桂平出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公开资料显示,生于 1966 年 5 月的刘桂平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16年6月任重庆市副市长,2019年3月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2020年11月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2022年,刘桂平任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至此番调整。

【魏建锋转任湖南省纪委书记】

湖南日报消息,2025年5月22日,省纪委监委召开干部会议,宣布有关人事安排决定,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魏建锋,转岗任职湖南省纪委书记。履历显示,魏建锋曾在陕西工作多年,3年前由陕西省副省长任上转岗湖南,任职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王双全不再担任湖南省委常委、委员和省纪委书记职务。

【胡大鹏任云南省委常委】

据云南发布5月23日消息,近日,胡大鹏任云南省委常委。公开资料显示,胡大鹏 1991 年5月参加公安工作,曾任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副局长,公安部十二局局长、公安部办公厅主任。2024年6月,胡大鹏南下任云南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至此番履新。

【同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升任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

中国科协网站最新信息显示,冯身洪已任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公开资料显示,出生于1972年11月的冯身洪,曾任同济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兼)等职,2017年任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2020年任同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局级),至此番调整。

【“70后”赵峰任海南省政府党组成员】

海南日报消息,5月20日,海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海南“清凉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省政府党组成员赵峰参加会议。上述信息显示,赵峰已任海南省政府党组成员。

公开资料显示,赵峰出生于1972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长期在保险系统工作。履新海南省之前,他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和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随着他的履新,海南省政府党组成员中,已有5位“70后”干部,其中包括“75后”副省长顾刚。

【罗文利出任国家博物馆馆长】

罗文利已任国家博物馆馆长。公开资料显示,罗文利出生于1968年10月,曾任陕西省文物局局长。2023年9月,罗文利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直至此次任国家博物馆馆长(副部级)。

部委消息

【中央网信办: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据中国网信网2025年5月22日消息,按照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整治“内卷式”竞争】

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5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整治内卷式竞争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件事,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当前传统产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这个过程中部分行业出现结构性问题,突破了市场竞争边界和底线,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必须加以整治。

【交通运输部指导组在11省明察暗访】

据中国交通新闻网消息,交通运输部开展2025年度汛期暑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针对31类风险隐患和14个专项治理行动重点任务开展排查整治。

【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全国托育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

据央视新闻联播,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单位近日启动了全国托育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围绕机构管理、规范服务、医育结合等多个方面明确规范,提升托育服务的安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

2025年5月12日,贵州省黔西市莲城街道美育熊托育中心,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户外运动。(视觉中国|供图)

法治播报

【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据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消息,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学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工作举措。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众号消息,最高检有关部门将深入推进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

【司法部发布第七批贯彻实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典型案例】

据司法部网站消息,5月21日,司法部发布了第七批有关行政复议法的典型案例。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规定,对于行政行为内容不适当、未正确适用依据或者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行政复议机关查清事实和证据等情形,可以径行变更。该批典型案例共计5个,均为行政复议机关适用不同情形作出变更决定。

科教动态

【教育部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人工智能专题培训班】

据教育部消息,近日,教育部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人工智能专题培训班。培训班着眼提升高校辅导员对人工智能的趋势感知力、技术理解力、实践创新力、伦理判断力。

【多校举办考研动员会,有学院报名率超八成】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包括湖州师范学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工程经济学院、玉溪师范学院在内的多所院校高规格召开考研动员会,希望有效激发学生考研热情和信心。玉溪师范学院新闻网消息,该校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2025届367名本科毕业生有311人报考硕士研究生,报名率达84.74%。

2024年12月21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图为考生在湖北大学考点候场。(视觉中国|供图)

【北师大发布《短视频家长指南》】

据澎湃新闻报道,2025年5月20日,《青少年短视频健康使用家长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指南》旨在回应短视频时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帮助家长科学引导孩子健康使用短视频。

地方政情

【安徽:对歪风邪气动真碰硬,露头就打】

据《安徽日报》2025年5月19日报道,安徽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等5个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方案》。会议提到,“要扎实开展专项整治,细化实化整治举措,以严的标准一体推进,动真格、抓现行、抓典型、抓通报,形成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真刀真枪对歪风邪气来一次大清扫。”

近期,除了安徽之外,云南、海南、河南等地也部署了整治工作。

【昆明:连续三年集中开展警示教育】

据《北京日报》报道,5月20日,昆明市集中开展警示教育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动员部署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刻汲取“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教训。昆明市委决定,从2025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在全市全方位、分层次、深入系统地集中开展警示教育。

此前,二十届中央第五轮巡视从2025年4月起,对昆明市开展提级巡视,时间为两个半月左右。

【广西:对非法采矿和涉重金属污染问题倒查十年】

据广西卫视消息,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以“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调研了解领导小组各工作组集中办公情况和排查整治工作情况。广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采矿、选矿、冶炼历史悠久,是全国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过去,由于矿业长期无序发展,环境历史欠账多,广西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声音

【陈刚:决不能为了个人升迁,干不切实际、欺上瞒下的事】

最新一期《党建研究》刊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的署名文章。在文章中,陈刚表示,要坚持从严治吏、严管严治,推动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从严要求自己,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福祉,决不能为了个人升迁,干不切实际、欺上瞒下的事情。此前,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蓝天立被查。

(综合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云南省纪委监委网站、中国网信网、教育部官网、交通运输部官网、司法部官网、最高法官网、最高检官网、北京日报、安徽日报、海南日报、广西卫视、澎湃新闻等)

南方周末记者 杜茂林 南方周末实习生 黄馨悦

责编 钱昊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