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费用 贷款 公司 车辆 万元 银行 企业 自己的 美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寒武纪连续两季盈利或迎来拐点 拟募49.8亿建设大模型芯片平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09:32: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知名芯片公司寒武纪(688256.SH)筹划新一轮定增。

4月30日晚,寒武纪披露定增预案,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087.28万股股票,募资总额不超过49.80亿元,所募资金中,除了4.8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外,29亿元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16亿元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建设。

寒武纪表示,项目实施有利于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底层支撑。

寒武纪被称为A股“AI芯片第一股”,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靠的是自主研发。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2.16亿元,研发投入超过当年营业收入。这样的研发投入水平,公司持续了多年。

今年一季度,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22%;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256.82%。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此前长期亏损的寒武纪,到今年一季度为止,已经实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盈利。

近期,寒武纪的股价有所调整。目前,其市值仍然有2937亿元。

前三个月营收猛增42倍

寒武纪的经营业绩似乎迎来了盈利拐点。

根据一季度报告,今年前三个月,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元,已经接近2024年全年的营业收入,同比猛增4230.22%;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256.82%。同时,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205.68%。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0.26亿元,同比下降65.91%;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2.27亿元、2.61亿元,同比减亏11.12%、13.52%。

对于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爆发式增长,寒武纪解释,主要是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至于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是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所致。

这已是寒武纪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盈利。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9.89亿元,同比增长75.51%;归母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增长768.58%。

寒武纪曾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至2019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08亿元、1.17亿元、4.44亿元,连续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亏损3.81亿元、0.41亿元、11.79亿元,连续三年亏损。

2020年7月20日,寒武纪登陆科创板,2020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59亿元、7.21亿元、7.29亿元、7.09亿元,2021年增长明显,但2022年至2023年原地踏步;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4.35亿元、8.25亿元、12.57亿元、8.48亿元,连续四年亏损。

2024年,寒武纪的经营业绩出现了转折点。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65.56%,成功实现突破性增长;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52亿元,虽然仍然亏损,但较上年同期减亏46.69%,且在第四季度首次出现单季度盈利。

基于连续两个季度营业收入突破、归母净利润转正,初步判断,寒武纪的盈利拐点似乎已经出现。

加码投资大模型芯片平台

寒武纪此前持续亏损,主要是营业收入规模不大,而研发投入等较高,影响了利润。随着营业收入迅速增长,公司迅速扭亏为盈。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寒武纪的研发投入分别为7.68亿元、11.36亿元、15.23亿元、11.18亿元、12.16亿元(含股份支付费用),均超过当年营业收入,五个年度的研发投入合计达57.61亿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2.73亿元,同比增长38.33%,约占营业收入的24.57%。

寒武纪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让机器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人类。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云计算等诸多场景。

在2024年年报中,寒武纪表示,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呈现高投入、长周期特征。芯片行业需要持续大量研发投入,唯有通过技术突破建立竞争壁垒,方能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占据先机。

2024年第四季度及今年第一季度,寒武纪营业收入爆发式增长,就是因为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公司产品热销。

寒武纪正在加码大模型芯片平台建设。

根据定增预案,寒武纪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资不超过49.8亿元,发行数量不超过2087.28万股。此次募资,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拟投资金额为29亿元,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拟投资金额为1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4.8亿元。

据披露,本募投项目面向大模型技术演进对智能芯片的创新需求,拟开展面向大模型的智能处理器技术创新突破;拟研发覆盖不同类型大模型任务场景的系列化芯片产品,包括面向大模型训练的芯片、面向大语言模型推理的芯片、面向多模态推理的芯片和面向大模型需求的交换芯片等,增强智能算力硬件产品对未来大模型技术发展新需求的适应性,全面提升公司在复杂大模型应用场景下的技术和产品综合实力,提升公司在智能芯片产业领域的长期竞争力。

寒武纪称,随着人工智能进入大模型发展时代,满足大模型需求成为引导全球芯片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旗帜。作为智能芯片领域全球知名的新兴公司,公司需要加快适应于大模型市场需求的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保持公司在智能芯片技术领域的先进性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寒武纪在二级市场上表现出色,2024年9月至今年2月,公司股价从200元左右开始加速上涨,今年2月25日,盘中达到818.87元的巅峰,区间涨幅达3倍左右。

近段时间,公司股价有所调整,4月30日的收盘价为703.60元/股,市值仍达2937亿元。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陆股通增持了寒武纪512.23万股股票,牛散章建平也增持了74.75万股股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