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红”不是挡箭牌,3人因编造“直播约架”谣言被拘!
在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当下,少数人员为博取流量牟利,编造传播网络谣言,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近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依法查处一起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案件,维护网络空间清朗。经查,蒋某旺为吸引粉丝关注,伙同祝某华、王某乐在某地下停车场策划虚假斗殴场景,通过某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吸引大量网民围观。该行为引发群众
2025-04-10 11:22:00

网络营商环境同样重要,支持打击涉企网络谣言
顶端新闻评论员 金萍近日,郑州警方对三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的通报,以及抖音随后发布的《关于公关公司“新知百略”长期造谣抖音电商的情况说明》,再度将涉企网络造谣等乱象拉入公众视野。互联网时代,流量意味着关注度、影响力,甚至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部分公司、自媒体等受利益驱使,不惜突破道德与法律底线,
2025-06-20 11:39:00

警惕网络谣言!借呗不会“伤害”征信!反而有利!
从“吃鸡蛋升高胆固醇”到“微波炉加热致癌”,生活中充斥着各类未经证实的传言。而在对普通人来说更陌生的金融领域,谣言更是披着“专业”外衣一直不断在混淆视听。比如近期流传的“用了借呗、花呗、信用卡就会毁征信”等言论,让许多人对正规信贷工具产生恐慌。然而实际上,这类说法不仅是危言耸听,还可能掩盖了真正的风
2025-04-10 15:46:00

新交规谣言为什么
新交规谣言的产生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认知偏差: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因为认知偏差而错误地解读信息,导致谣言的产生。信息传播: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上的信息传播迅速,有时未经核实的信息会被大量转发,增加了谣言的传播范围。官方辟谣:尽管官方会及时发布辟谣信息,但仍有部分谣言在公众中流传,可能是因为官方
2025-01-08 08:41:50

西安集中通报10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有人用AI增强谣言迷惑性!
7月18日,西安市公安局网安部门集中通报了10起的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彰显了公安机关持续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社会秩序的决心。通报案例显示,网络谣言已渗透至多个领域:挑战法律红线:李某剑在某平台编造虚构历史事件侮辱英烈,严重伤害民族情感,造成恶劣影响。干扰政策执行:李某南散布虚假公租房政策引流业务,扰乱正
2025-07-19 13:04:00

今日辟谣(2025年4月14日)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4月14日辟谣:短信提示社保账号状态“异常”需速办登记认证?假的!详情:近日,一些群众收到短信称:“你的社保已出现异常,为避免无法使用,收到通知后请即刻登录XXX网站办理登记认证。”如果点击链接,就会出现“人社部网站”,弹出“全国电子社保系统升级,需办理新版电子
2025-04-14 17:04:00

校园欺凌都有哪些
校园欺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身体欺凌包括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身体的行为。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武器攻击受害者也属于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包括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通过言语进行攻击,如谩骂、嘲笑、威胁、恐吓、传播谣言和错误的信息等。社交欺凌包括故
2025-01-12 21:52:21

使用AI编造“宜昌游船突然倒扣,30人坠江”谣言 一男子被处罚
中新网7月24日电 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一则“湖北宜昌游船突然倒扣,30人坠江”的图文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传播,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经海事部门核实,未发生类似事故,且无注册船名为“三峡观光6号”的船舶,该信息为谣言。经查,网民李某(男,51岁)为提升账号关注度,博取流量、牟取私利,于
2025-07-24 16:36:00

“双开App被封号”“外卖柜排他”“买到缩水餐”?美团紧急辟谣
4月27日一早,美团“小团有话说”公众号发布声明,再度对近期传闻进行回应。声明主要对三类传闻进行辟谣,包括“双开App被封号”“外卖柜排他”“买到缩水餐”。文章称,在澄清“去其他平台跑单会被美团永久封号”的谣言后,社交平台上依旧出现了骑手App显示“永久停止接单原因为:存在使用双开或京东软件的行为”
2025-04-27 0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