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可西里保护更有科技范儿(美丽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可可西里保护区的野牦牛。本报记者 贺 勇摄巡护队员正在给藏羚羊喂食。本报记者 乔 栋摄可可西里保护区的藏野驴。本报记者 贺 勇摄核心阅读可可西里,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极寒、缺氧、广袤的无人区孕育着独特的生命奇迹。近些年,可可西里管护基础设施、监测体系
2025-04-08 11:13:00

5053个“生态鸟巢”让鸟儿安居
当镜头掠过三江源头的电网铁塔高处,藤编的“生态鸟巢”里,鸟儿正在悠然栖息。这项由国家电网在青海发起的暖心之举,目前正在中国乃至世界推广,并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典型案例。3月,全国“两会”期间,在青海省代表团的开放团组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委书记吴晓军向外
2025-07-02 10:26:00

西宁市“五一学堂·职工夜校”开班
原标题:西宁市“五一学堂·职工夜校”开班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邢生祥)4月7日,由青海省西宁市五一工人文化宫举办的2025年“五一学堂·职工夜校”开班,吸引全市各行各业180名职工报名参加。西宁市“五一学堂·职工夜校”共举办两期,每期16个课时,设置8个班级,开设街舞、拉丁舞、中国舞、声乐
2025-04-10 09:02:00

两地质公园“申世”成功彰显中国地质遗迹保护利用成果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重庆4月11日电 11日,中国推荐的青海坎布拉和重庆云阳两处候选地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一个是高原秘境、一个是深山遗迹,两地何以走向世界舞台?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批准了“国际地球科学与地质公园计划”,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成
2025-04-12 03:45:00

青海省公路建设中的 湿地保护工作 将有技术指南
本报讯 (记者 倪晓颖) 由青海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公路建设湿地保护技术指南》(DB 63/T 2422-2025)地方标准,正式获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地方标准的出台,将为青海省公路建设中的湿地保护工作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指引,对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与公
2025-04-12 04:14:00

政企携手添新绿 同心共植民企林
4月18日下午,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政企携手添新绿、同心共植民企林”为主题,动员100多名民营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扛起生态报国之责,与所属单位各党支部开展共建“民营经济公益林”活动。活动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1000余株油松、海棠苗迎风挺立、绿意盎然,为高原大地新增一抹绿色。
2025-04-19 03:44:00

“钢铁森林”中 重塑“绿色”火电基因
青海省投3×660MW“上大压小”火电项目建设现场。青海省投3×660MW“上大压小”火电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在焊接。本报记者 王菲菲 摄本报记者 王菲菲立夏时节,生机盎然。5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的桥头发电公司,厂区内施工繁忙,塔吊钢架高悬,焊接火花闪耀,百米高的
2025-05-09 04:44:00

青海政协文史馆面向公众开放
公众参观文史馆,聆听讲解员解说。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吴予琴 摄影报道)为庆祝青海省政协成立七十周年,忠实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5月9日起,青海政协文史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参观人员只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即可刷证入馆。青海政协文史馆,是青海省政协建设的展示青海发展成就和青海政协履职贡献的综合性文化
2025-05-11 0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