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生福:最爱棒球的逆风翻盘和团队凝聚力|探寻广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11:25:00
许生福,今年18岁,刚从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毕业,他通过棒球单招考上了厦门大学。他从小在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耳濡目染棒球文化,打棒球今年是第8个年头了。去年8月,他跟随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队在江苏无锡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U18组暨中国中学生棒球锦标赛(高中组),勇夺冠军,实现赛事三连冠。

许生福
羊城晚报:在你心目中,棒球运动的精髓是什么?经过多年的亲身体验,你觉得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
许生福:我认为棒球运动的精髓是智慧与协作的博弈,既讲究个人能力和技术,包括投手的精准、击球员的判断;又依赖团队配合,守备时的补位、进攻时的跑垒战术都很关键,每一次攻防都是策略与执行力的碰撞。不到最后一局,永远有翻盘可能,这种不确定性和团队凝聚力就是棒球的魅力所在。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棒球运动塑造了我的个性和自强不息精神。棒球对速度、力量、技巧、协调性、团队意识的要求都非常高,很多决策都是一瞬间爆发的,我这几年专注于棒球训练和比赛,对我人生的全面发展很有帮助。

中山棒球氛围热烈
羊城晚报:中国棒球现在整体发展水平如何,亚洲比较先进的国家和地区有哪些?中国棒球联赛同亚洲以及世界先进水平的美国职棒大联盟的主要差距在哪里?
许生福:亚洲棒球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台北。日本棒球发展体系完善,从小学到职业赛无缝衔接;韩国战术细腻,团队配合细致;中国台北青训扎实,球员技术全面。
中国职业棒球联赛与美国职棒大联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厚度不同,美职棒全球选才,中国球员海外历练机会少;商业化程度不同,美职棒有成熟的转播和赛事周边生态。中国职业棒球联赛还在培育市场,发展势头很好,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规范。中国棒球的青少年赛事逐渐增多,广东、北京、江苏等棒球强省人才辈出,我认为对棒球的发展大有好处。

许生福
羊城晚报:如何让更多运动爱好者了解棒球?对于棒球运动的初学者,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防护?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身体素质训练?
许生福:建议社区和学校都可以办棒球开放日,利用较为安全的软式棒球让大家体验击球和传接球,降低门槛。有一个重要提醒,就是棒球初学者必须戴头盔。
初学者还可以做一些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包括核心力量训练,平板支撑提高身体稳定性,接球和挥棒更稳;还可以进行敏捷性训练,例如绳梯训练,提升跑垒和防守反应;一些专项训练,通过握力器或者甩小哑铃练习击球时的手腕爆发力,通过轻重量侧平举提高投球时的肩部耐力。
只有让棒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青训体系下沉,学校棒球课、社团普及,让大家把兴趣变成特长,棒球人口才会不断增长,后备人才才会不断涌现,中山棒球人口基数就是这么增长起来的。
文丨记者 刘毅 周方平
图丨记者 柳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