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发筑路 畅行陇原|从东老爷山到南梁:华二高速串联红色资源 铺就老区振兴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08:44:00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王烁
庆阳环县,被大山环抱的东老爷山更显巍峨挺拔,1936年,红一方面军长征经过东老爷山留下红色足迹。如今,东老爷山隧道正在有序开凿,一条由华池打扮梁到环县二十里沟口的高速公路将为革命老区带来便捷交通。这条高速公路就是正在修建的华二高速,其中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部分,位于环县的群山之中,仅工区通行便道已修了60余公里,在山间蜿蜒盘旋。

由中国甘肃网联合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推出的“百年品质公发路 畅行陇原筑通途”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精品工程主题宣传活动走进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二项目总包部,看公发建设者在大山深处坚守,以长征精神为指引,架桥铺路为革命老区畅交通贡献力量。

庆阳环县、华池山水相连,高速公路尚未直接联通,需绕道庆城。特别是环县东北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亟待一条高速打通走出大山的通道。
同时,华池、环县作为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从红色南梁到山城堡战役,高速公路将助推红色旅游发展让沿线群众受益。

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二项目总包部承建22.344公里土建及交安工程、25.444公里路面工程、34.771公里绿化工程以及两条连接线施工任务。
项目驻地位于沟壑纵横的环县耿湾乡四合塬村,三个项目工区更是散落在山梁沟壑间,工程技术人员在工区间往返,山路盘旋,非常辛苦。
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二项目总包部总工郭胜表示,项目自进场施工以来,全体人员克服交通闭塞、艰苦环境的生活条件,全心投入项目攻坚。其中改进多项工程工艺技术,为高质量施工奠定基础。最新引进建设钢筋笼智能加工配送中心、实现钢筋加工机械化、智能化,提高精准度。拥有三条移动式钢台座流水线智慧梁场,实现预制梁精准加工,将工人从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同时,在大山深处,公发人还应用软基处理施工信息化技术,利用北斗、智能硬件、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4/5G技术手段,采集软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施工数据并上传至管理平台。
应用高边坡稳定性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对高边坡全自动、全天候、全方位、高精度监测,有效确保施工过程及运营安全。多处高填深挖路基,最大填土高度达到67.5m,挖方路堑最大高差99m。

技术铺路,青春奉献,在艰苦环境之下,一位位公发人以青春守护,让路在脚下延伸。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二项目总包部施工四处现场负责人吴贵荣,每天吃住都在大山深处的项目工地,时刻放不下的是东老爷山隧道进口施工。吴贵荣说,山里工地很少有外人来,生活也比较枯燥,作为工程人,隧道掘进到关键时期,他义无反顾坚守只为心中的那份安全与责任。

事实上,在华二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二项目总包部,还有许多像吴贵荣一样的年轻人坚守一线岗位,默默奉献为项目推进贡献力量。项目总包部结合当地红色资源丰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建,在各个关键岗位设立共产党员先锋岗。以党建引领,促进项目高质量建设,为一线员工提供历练成才的机会,让青春在一线飞扬。
郭胜说,华二高速是一条红色致富路,未来将打通甘陕红色旅游资源,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作为建设者,他们身在革命老区,汲取革命养分,自当用心筑路,回报老区人民。(航拍:甘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