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快评:小小行囊,装载大大心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2 07:34:00
又是一年开学季。不少大学新生背起行囊,奔赴全国各地开启高校生活。今年,泉州市鲤城区发起“带着家乡去上学 奔山赴海来鲤行”主题活动,为全区4000名大学新生精心准备并发放“鲤城行囊”。不少学子的行李箱中,多了一份来自家乡的伴手礼。这既是一封家书,也是一次跨越山海的文化启程。

打开“鲤城行囊”,里面装着的飞行棋、明信片、贴纸等文创礼品,以原创手绘形式融入南音、东西塔、燕尾脊等世遗元素,与“平安无代志”的深情叮咛一同打包,借由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悄然埋进他们心中。它既承载着家乡对游子的牵挂与祝福,也寄托着一座古城托举青春力量传播文化的深切期待。
在国潮兴起的当下,越来越多传统文化正以轻盈、时尚的方式重回日常:提线木偶与AI机器狗同台竞技,南北琵琶穿越千年在电子乐中对话,梨园戏科母动作融入街舞元素……同样地,“鲤城行囊”反映出传统文化正从被凝视的遗产,转变为可体验、可互动、可携带的生活元素,也再一次印证:真正有生命力的传承,从不拘泥形式,而是巧妙融入当代语境,走进年轻人的日常。
此举更是当地一次极具前瞻性的文化传播布局。让即将远行的学子成为家乡文化的“代言人”“推介官”,实则是搭建起一座座流动的、青春的、可持续的文化桥梁。他们带出去的不仅是一套贴纸、几张明信片,更是一种文化认同感与地域自豪感;他们即将书写的不仅是个人成长的篇章,也是一城文化向远方拓展延伸的故事。
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传承,从不是束之高阁的静态保存,而是融入血脉和见于行动的生活实践。“鲤城行囊”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它让文化有了温度,让乡愁有了形状,让传承有了青春的模样。它告诉我们:文化走出去,未必要宏大叙事,有时只需一份小小的行囊,就能装载千年古城的心意,触发跨越地域的情感共鸣。
愿每个行囊都成为一颗文化的种子,每次相遇都触发更多人对古城的向往。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场开学季的送行,更是一次关于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青春实验。从此,故乡不再只是回望的地方,也有可以被带往远方的故事。
来源:福建日报